第二章白天鹅

题记:幸不折来伤春岁若为看去乱乡愁

抚民医院院长李明,正在办公室看各个科室的报表材料,在岁末年头,他要根据各科室的业务业绩,审核绩效奖励工资。他的目光盯着各科室的报表,听见有人急促敲门,他高声说:“进来。”

这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在抚民医院管理楼的16层,原先他的办公室是六十平方米,由于中央八项规定,像他这样级别的干部,办公室规格是二十四平方,于是他吩咐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办公室隔出去一大半,现在符合了八项规定要求。他的办公室十分简洁,一排靠墙的大书柜,里面是各种书籍文件,一张长沙发两个单人沙发,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材料,但都十分整齐,就跟他的头发一样,打理得一丝不乱,靠东墙面上有一幅字画,是武汉一位有名的书法家所书,“厚德载物”,字体遒劲,笔锋入纸,十分醒目。李明见祝义进来,指了指沙发说:“祝主任,有什么情况?”

祝义拭了拭额头的汗,有点紧张地说:“我连续三天在门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热病人明显增多,第一天32人,第二天77人,第三天也就是今天122人,甚至还有很多人没有挂上号。”

李明本来似乎有些疲惫的眼神,突然放出明亮的而警惕的光来,原先没有表情的脸,顿时神色凝重,大头颅上那硬硬的黑白相间的短发,也似乎如钢针一样竖起来,问:“还有什么情况?”

祝义说:“这些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重,重症患者中有人病危,我们进行了肺炎筛查诊断,发现不是我们所见的常规肺炎,似乎是一种新型病毒!”

李明站起来,问:“什么病毒?”

祝义说:“我们利用仅有的设备进行了检测实验,患者的双肺呈毛磨玻璃状,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病症现象!”

李明在办公室内快步走了几步,站定,以坚定的口气说:“严密观察,同时召开院业务专家会议,会诊分析,同时,对重症患者实行隔离。“

祝义为难地说:“我已经想尽了办法,院内给我科的136个住院床位,已经满了,我在呼吸内科八楼腾出了两间病房,把7个重症病人安置了进去。”

李明问:“疗效怎么样?”

祝义说:“我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能用的药都用了,但是就是不能减轻症状,有的患者甚至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危重的边缘!”他急得满头大汗。

李明按了几下手机键,拨通了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说:“通知呼吸内科,肝胆内科专家,马上在会议室集中,有紧急情况。”

祝义说:“今天挂了门诊的,我还有70多名病人在焦急候诊。“

李明说:“写个告示,有紧急任务,门诊适当延迟,下班不休,请患者谅解。”

不一会,一份大致与上述内容相同的通知,贴在了祝义诊室及呼吸内科的告示处,候诊的人们看了通知,如炸开了锅似的,抱怨声,叹息声,质问声,斥责声,叫骂声,拍门声,汇成一股声浪在回荡,有人赌气踢墙敲门,有人闯进护士办公室,跺脚讲理,有人鼓动说:“我们去告他们!”也有人见这个场面,默然叹气,急忙去找其他医院就诊,有人则选择了等待,他们相信医院会有办法。

抚民医院十二名内科专家很快来到了会议室,他们听了祝义的病情汇报,又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了一些病情案例资料,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病毒!

祝义说:“除此之外,我进一步调查了解到,现有的危重病患者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其中六个病人均在某农贸市场工作,他们要么是店铺老板,要么是在里面打工搬货的。另外一人是其家庭成员。”

大家都注视着祝义,那一束束目光似乎都是同一个意思,在等待方教授的话,方教授是祝义的博导,是国知名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

祝义说:“昨晚,我请教了我的博士导师方教授,方老说,当同一种可疑疾病患者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超过一定的人数,就有可能发生公共安事件!”

沉默!难以忍受的沉默!

祝义说:“我建议,第一,尽快联系传染病医院,对重症患者进行检测检验,确定病因;第二,尽快将我院重症病人转移至常青苑感染科,集中收治;第三,尽快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紧急向区、市、省三级卫生主管机构报告。”

李明重重地合上笔记本,果断地说:“祝主任的三个尽快,我完同意,现在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本院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在本院做服务工作的勤杂工、保安等,一律戴口罩上岗,不得有误!同时,对今天的会议内容,严格保密!散会!”他说完,率先站起来,对祝义说:“你通知呼吸内科所有医生下班不休,到岗集中消化目前门诊人员。”

祝义转身准备离去,李明走过来,充满深情地说:“祝主任,你辛苦了,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本钱,身体是工作的本钱,莫得本钱,有心降病魔,无力回天呐!”他一手握住祝义,另一只手重重的在祝义的肩头拍了拍,那意思是说:你自己也要多保重!

祝义立刻通知呼吸内科八名医生返岗加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