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警官的遗书

题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应元军入院第三天,病情急剧恶化,他被转进了ICU病房,上了呼吸机。

他感到胸口疼痛,呼吸已经很吃力,总觉得空气不够,头昏,浑身轻若飞鸿。他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在加重,在惶恐之后又变得坦然。他微闭双眼,脑海中出现了妻子、儿子的影像。妻子、儿子都在方舱医院隔离观察!但愿他们平安无恙。

他从面罩中看到,刘欣欣始终守在自己的床前,一连几天几夜她和小芳轮流值班。刘欣欣值夜班时,或坐或立,或来回在病床前走动,治疗器显示屏上稍有异动,她立即叫来值班医生。ICU病房是重症患者,可以说是病毒。在这个危险的空间,她没有后退半步!真正了不起的英雄,应当是她这样的白衣战士!

凌晨三时许,病房内又有两个病人离世。小芳、吕静和孙爱兵无声地为逝者整理衣物,替他们穿好衣服和袜子。

应元军注意到一个病人的腿,细如枯棒,没有穿长裤。刘欣欣找出逝者的衣服,替逝者穿好,又替逝者穿好袜子,那是一双深蓝色的袜子。刘欣欣面容凝重,轻声说:“大哥,走好!”她细心地用白床单将病人掩好,和小芳、吕静等一起,缓缓地将逝者推出病房。

她们走得很缓慢,步履很轻,只有移动病床摩擦地面的声音,北风从窗子的缝隙钻进来,发出凄厉的声响。

病房内失眠的病人知道又有人离世了,或叹息,或叫喊,或哭泣,或扯下呼吸机面罩拒绝治疗,或下床在病房内走动,自言自语。在这个生死的空间,生死的一线,压力是超乎任何想象的!二十五床的病人滚下床,他叫喊道:“我要回家去,我要见家人,我宁可去死!呜呜……”

应元军被取下了呼吸机,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他走过去,抱起在地上打滚的病人,放到床上,又用湿毛巾为他擦拭眼泪,说:“相信自己,相信医生,这么多人在帮我们,别怕!”

这个病人是一名包工头,他来自农村,带领一百二十多名乡亲在基建工地打工,因为突然封城,没来得及回家。一百二十多人被困在工地的板房内,有六人确诊,他是最严重的。

他向应元军哭诉道:“兄弟,如果我走了,一切都完了,去年未拿到工资,家里老婆娃儿、老人都等着我,我现在这样也不敢告诉他们!”

应元军劝慰他说:“你先别急,我来联系临江区程晓副区长,让她去工地安抚这一百多名农民工兄弟,尽可能联系你家人!”

应元军拨通了程晓的电话:“程副区长,我病房内有个病人,是地铁十二号线大湖段的农民工包工头。他带的一百二十个农民兄弟现在困在工地板房内,你辛苦一下,看能否给他们一些帮助。”

程晓说:“应所长你放心,我们昨天已经排查到了这个工地,现在已经安排专班对他们服务,从外省捐赠的蔬菜水果米面中,也安排了他们一些。农民工是我们武汉的建设者,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在大疫之中,不会遗忘他们,不会亏待他们!应所长,我们期待你早日康复!你一定要挺住!我已和方佳商量好,会照顾好你的家人!”

应元军听后十分感动,声音哽咽说:“多谢!多谢!”

包工头病人听说临江区新任的副区长程晓,亲自去工地安抚农民工兄弟,跪在地上向应元军磕头,说:“谢谢兄弟,谢谢应所长!只要我这一百多兄弟安,我就是死了也无所谓了。这些人都是我带他们出来的,如果他们有什么闪失或不幸,我对不起他们和父老乡亲啊!”

应元军拉起跪在地上的包工头病友:“你跪地上干啥嘛!你要感谢,就感谢国家。我们现在中招了,一切免费,不像国外富人有钱优先而穷人等死。在我们国家,在ICU病房,你看,一切平等,这里有公务员、教师、科技人员、个体老板、清洁工、农民工等,大家都一样。医院医生对我们一视同仁,这只有在我们国家能享受到这种福利!尽管我们中招了,但国家没有放弃每一个病人。而是千方百计救治我们,听说我们ICU病房的人,治好与否都得花几十甚至上百万!国家为我们埋单了,我们每个病人的背后,有着成千上万的支持者和服务人员!”

包工头病人听得睁大了眼,惊讶地说:“哎哟,那真是不得了咧,那国家这次要为新冠病人花好多钱咧!哎!我不争气!我这个鬼身子,没免疫力!”

在应元军的劝解之下,ICU病房情绪波动的病人,渐渐平静下来,病房恢复了安静。

远处刺耳的救护车声音,划破清晨的夜空,这种声音让清晨中的城市,增添了几分不安!应元军尽管安抚劝说病房的其他病人,但他的内心也是极为不安的!他感到自己的食欲在明显下降,失眠,心悸,喘息!他想,我得趁现在神志清醒抓紧整理一下自己经手的一些事情,这些事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幸而中断。

应元军在记事本上写道:

元月八号,我接警临江区思林小区八号楼四单元程小林,涉嫌诈骗倒卖口罩,我已进行传唤初审,做过笔录,待立案。程小林是无业人员,涉嫌骗取订货方资金十二万,应及时立案后移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