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出生那天正是康熙十八年的冬季。

额娘郭络罗氏彼时?还?没有成为掌一宫主位的宜妃,而康熙前?头也有了四个站住的皇子。

一个是背靠纳兰明珠一族的长?子胤禔,一个是从出生便被封为太子的嫡长?子胤礽,一个是不论弓马还?是读书样样出众的三皇子胤祉,另一个则是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的四阿哥胤禛。

有这四个孩子在前?面比着,康熙对这个刚刚下生的五阿哥胤祺难免没了以?往的重视。

胤祺生下的第?五日?,康熙过来宜嫔这边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道:“这孩子生得不错,四肢有力,虎头虎脑,一看就?是个身体康健的孩子,定当不难养活。”

宜嫔原也以?为,这是康熙的夸赞。

可等到宁寿宫中郑姑姑过来抱她的五阿哥时?,宜嫔这才意识到了康熙的意思。

之前?宫里没了很多孩子,荣妃膝下足足失了四个孩子,可见刚下生的小孩子是不好养活的。

皇上当初说这话,并?非夸奖她的功劳,把孩子生得健康,而是想着这孩子好养,可以?抱去太后那边,以?全?自己的“孝道”。

胤祺就?这样被抱去了宁寿宫中。

太后性子和太皇太后不同,最是随和好说话。胤祺是太后教养的第?一个孩子,太后对他极为宽和,几乎到了纵容的程度。

胤祺就?这么无忧无虑地长?到了六岁,在他六岁生辰那日?,宜妃过来宁寿宫坐了坐,同太后说起了五阿哥上学念书之事。

太后养胤祺一场,自然?是盼着他好的,也不想耽误这个孩子,闻言便对宜妃表明态度:“你?说得话我记下了,明儿我就?跟皇帝商量这事。”

太后是最不会耍心眼儿的人,既然?答应了宜妃便说到做到。第?二天康熙过来请安之时?,太后便跟他说起,五阿哥也到了年纪,很该去上书房念书了。

康熙听了太后这话后久久不语。

太后虽然?如今被尊为太后,也过上了随心所欲的日?子,但她这些年一直很不容易,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康熙考虑到太皇太后最近身体一直不好,太后也愁苦,有

162、番外四(1/6)

五阿哥在身边时?时?开解着倒也不错,便道胤祺生辰太小,腊月里生人,可以?稍晚一些去上书房念书。

胤祺就?这么在宁寿宫中留了下来。

康熙这几年忙得厉害,而宜妃刚吃了软钉子,不敢再过问五阿哥的教养问题,后来养在自己膝下的九阿哥也渐渐大了,她的一颗心更是悬在了九阿哥和刚出生的十一阿哥身上,越发顾不上胤祺了。

胤祺在宁寿宫过得很好,太后和善,宫人追捧,就?算是哪些事情做得不好,皇阿玛碍着长?辈情面,都不好在太后这边呵斥于他。

胤祺这么一拖就?到了八岁,等他再去上书房念书时?候,比他小一岁的八弟、小三岁的九弟和十弟也一并?入了上书房。

入学之后的生活很不轻松,比起宁寿宫中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从入了阿哥所,胤祺就?觉得自己跟叫人上了绑似的,束手束脚,没一件事情顺心。

他功课也很是一般,比不过比自己小上一岁的七阿哥,甚至比不过后来入学的八阿哥。

再到后来,阿哥所中渐渐有了新?的洗脑包,说五皇子都八岁了才来上书房,都这年纪了连句汉话都不会讲。

胤祺倒不是不会说汉话,只是他在宁寿宫中蒙语说多了,也习惯了,一时?很难改正。

他已经很努力在改变自己,却依然?没得到旁人的认可。

当初在来上书房念书之前?,太后也笑眯眯地对着胤祺说过,上书房里有他的“自己人”——一母同胞的九阿哥,想来在阿哥所的日?子会有人陪伴左右。

可当胤祺真的来到阿哥所后,他却发现,那个所谓一母同胞应该和他最是亲密无间的老九,已经有了另一个玩得很好的小伙伴老十,并?且同贵人卫氏所生的八阿哥极为亲近。

这三人形成了一个隐形的小团体,任谁都不能插入半分。

胤祺也做过努力,想要同九弟亲近,可九弟眼里就?压根儿没他这个人,眼睛只追随着八哥一人。

胤祺从来不是那上进之人,在学习上是这样,人际交往上也是如此。

既然?老九认准了他的好哥哥老八,很少把自己这个亲哥放在心上,胤祺便也不再想办法同老九亲近,而是

162、番外四(2/6)

自立了“永寿宫派系”。

八阿哥也是上书房当中最受人关?注的阿哥之一,不止骑射念书样样都强,他本人也很入了康熙的眼,成为了小阿哥们当中一枝独秀的所在。

当其他几个阿哥还?在靠着额娘的位份庇佑在阿哥所度日?时?,小小年纪就?争气的八阿哥已经能够叫康熙喜欢到带给卫氏荣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