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究底,自己还是太过迷信原著,从而忽略了这个世界还有儒修这个职业。

这时候,天上的雨越下越大,余宁下意识压低了被雨水沾满的斗笠,心中战栗不安。

这就有点要命了啊……

他在穿越过来时曾听过这样的一个梗:两个秀才因为义气之争,竟以战诗词定生死,这人习惯写风月诗,而另一个秀才是写边塞诗的,结果这人竟然被另一个秀才的战诗词幻化出来的甲士英灵活生生的打死了。

当时余宁是当笑话听的,严格说这跟古代欧洲的决斗有点像,意气之争不稀奇,可是吟一首边塞诗就能召唤出甲士来,以为这是宠物小精灵呢?啊?

只是直到这时候,余宁才感觉到一阵发自内心的寒意。

田文吟的这首诗余宁自然听过,是唐诗人卢纶所做,写的是李广猎虎的故事,取材于史记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不会真可以招出李广来吧?

田文手中印记无比繁复,以右手握左手食指于胸前,一时间,手印如同莲花般绽放开来。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随着田文的吟哦,在如涟般的大雨中凭空出现了一个头戴将军盔,身穿铁甲的将军虚影,他须发皆白,面目冷峻,活灵活现,恍若真人,在虚空中深深看了余宁一眼,拿起手中大弓,朝着余宁引弓搭箭。

刚刚吟了两句,田文脸色发白,看了余宁一眼,若不是方才和司马德戡所带的御林军交手,消耗了太多文气,这种战诗词只怕瞬间就能施展,又怎会被这小子所趁……

田老兄,不需要这样罢?你是在施展儒技还是替身使者啊?

余宁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这时候,将军虚影已英姿勃发的把手上的弓弦拉成了满月!

怎么办?

感受到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余宁浑身寒毛直竖,脑海里飞快的想着破解之法。

自己的底牌,就只剩下一张附身卡,可是问题是,愤怒的小马也不是什么多厉害的人物,能解决问题么?

眼看留给他思考的时间已经没有了,余宁咬紧牙关,下意识的选择了使用卡片。

刹那间,余宁觉得自己无比的愤怒,握紧了双拳,不退反进,朝着田文冲了过去。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田文“中”字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余宁就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狠狠的一记上钩拳挥过去。

田文向来养尊处优,没料到对手竟会如此果断,跟地痞无赖一样毫不犹豫的贴身缠斗,“中”字的翘舌音刚刚发到一半,还没开始吐字,就已被这记凶狠的上勾拳给轰了回去,牙齿咬到了舌尖,惨哼了一声,踉跄跌退,撞到了后面的围墙上。

一击得手后,余宁不敢停留,毫不犹豫的转身朝后面跑。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大儒才气如丝,连绵不绝,哪怕是没有接下来的文气支撑,半空中的李广虚影仍未消失,在余宁往后跑的一瞬间,右手一松,箭矢如惊鸿,如闪电,化作一道笔直的白光朝余宁的胸口蓦然射至。

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一箭的速度,简直就像是艺术品一样。

大雨如涟,浓重的雨幕在这一瞬间甚至给人一种被一条直线贯通的错觉,激射的水光足足溅出去几米远近。

好在附身卡的效果还没有消失,凭借着极限的反应速度,余宁将将来得及扭一下身体。

随着一阵刺骨的剧痛,他的锁骨处已被疾射而至的箭光洞穿,飚射出一道血箭。

射出这惊世骇俗的一箭之后,李广的虚影悄然消逝。

这一箭无愧是传说中的射石之箭,一箭穿透雨幕,恰如仰箭射浮云,在射穿了余宁的锁骨后,仍然去势未竭,带有强烈的惯性,带着余宁的身体高高的飞了上去。

在停留的话,绝对会死!

借着箭矢的推势,余宁猛然吐出一口鲜血,吸了一口气,用力一踏,已经下坠的身体再度借力弹起,流星般的朝不远处的桥头掠去。

前面那座桥便是扬州著名的红桥,横跨于瘦西湖上,此时卯时已经过半,虽然天上下着骤雨,但红桥上已有了不少行人来来去去,间或还有些文人墨客在桥头的亭上吟诗作画,只要能挤入人群,还有机会逃掉。

余宁捂住血流如注的伤口,一边踉踉跄跄的跑路,一边取出钱袋,抓出一把铜钱洒向身后。

不少人亦看见了这边的异状,本来避之唯恐不及,可一看到有铜钱捡,立时蜂拥而至,在后面争抢铜钱。顿时把余宁的身后挡的严严实实。

连吟好几首战诗词,本就有些力不从心的田文已有点吃不消了,他深深吸了口气,冷冷一笑,高声吟道:“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虎石人未辨,箭发石遂贯……”

一个头戴将军盔,身穿铁甲的将军虚影再度隐约浮现在半空中,那数十码远近对他而言完不算是什么。引弓搭箭,冷冷的望向了余宁。

余宁顿时感觉像是被猛虎盯上了,不由得浑身发冷,油然而生死亡的恐惧感。

诗句尚未吟毕,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