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孟璃惊愣的看着热闹,话未出口却见视线里忽地冲出一抹蓝色人影,方才立在身侧的那位小厮已手脚并用的混入了姑娘堆里。

“赵管家!赵管家!”那小厮喊的起劲儿,然而却半分抵不过周遭一群失去理智的姑娘们的叫嚷声。

孟璃呆呆立在外围,爱莫能助的望了眼面前热闹的场景,抬眸打量起刺史府的门面来。

入目一片金砖碧瓦,飞檐走角,三个烫金大字“刺史府”赫然醒目的挂在瓦檐之下。

十级青石阶梯上,两位身穿蓝色圆襟长衫的家丁在面对眼前的混乱景象下,目不斜视、恪守尽职地各守在紧闭的朱红色大门两侧。

扫了眼那二人,孟璃颇为敬佩的送去仰视的目光。眼下一片乱腾腾的场面,却没人出来阻止,堂堂刺史府,护卫都藏哪儿去了?

孟璃面上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身体却很诚实的微微转了个弧,若趁乱跑走,是不是就可以……

“溜之大吉”四个字还没浮现脑海,只听远远的传来一阵马车声响。孟璃抬眸望去,一辆装饰典雅的宽大马车已行驶到了那堆姑娘面前。

不知是哪个细细的嗓子高喊了声“大夫人”,其余姑娘们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似的祈求起来,“大夫人,求求您再给婢子们一次机会吧!婢子们保证从今往后,尽职尽责的伺候大夫人,再不敢拖沓怠慢,心生非分之想!”

“……”

又不知是哪个姑娘带头呜咽,顿时,刺史府的门前犹如哭丧一般惹人注目,实在是难堪得紧!

孟璃立在马车另一侧,本想当作路人无意识的避开,却被车内传来的一道瓷盏碎裂声给生生震住了心魂。

姑娘一撒手,那小厮与那赵管家瞬时解脱了束缚,平息了口气,忙奔到了马车前问安。

马车内静悄悄的,良久不闻声息,那群姑娘呜咽着呜咽着便降低了声音,个个抬起了目光疑惑不解的望着绣着繁复花纹的车帘。

“大夫人?巧嫣在您身边侍奉了三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您再考虑一下,留下巧嫣吧!”

一道清婉哀戚的声音自人群中响起,孟璃瞧向那开口说话的女子,厚重匀称的黄粉覆盖在清丽的面容上,并随着她颤抖的哭泣声一簌簌掉落。

想必方才两次带头之人都是你吧!

孟璃无甚同情的看着她,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马车内的人终于又有了动静,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车帘被轻轻掀开,走下两位衣着浅黄色圆领窄袖长裙的双鬟婢女,她们立在车辕旁,伸出一双细白匀净的手扶着一位身穿褐红色立领宽袖长裙的中年女人步下了马车。

那女人约摸四十年纪,乌黑的鬓发上簪钗带玉,气质贵雅卓然,一张鹅蛋小脸上,柳眉杏眸,皓齿朱唇,眼角一尾细纹淡淡晕开,可见年轻时定是位风华绝代的窈窕佳人。

见众人唤她“大夫人”,孟璃不禁心想,这位便是名盛允州城的魏大公子的亲娘了吧!

果然,有其子必有其母。

然而此时端立在众人面前的魏大夫人薛氏,温和柔顺的面容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平静,那平静中似夹杂了一丝隐忍不发的凛然怒意,竟使周遭气场都似凝固了一般,令人感到阵阵压抑和无端的紧张。

孟璃望向那名叫“巧嫣”的姑娘,只见她额角已透出一层密密细汗,哀怨的眸光垂的死死的,笔直的身躯挤在一堆姑娘中一动不动。

薛氏只略略扫了众人一眼,忽然侧目望向身旁恭立着的赵管家,“替补的婢子都找齐了么?”

赵管家状似无意的擦了把额头热汗,斜目觑了眼身侧小厮,见他望了眼立在另一边的孟璃,忙屏气答道:“回夫人,自昨日贴出招收令后,有意入府为婢且符合标准的婢子们都已报道入府,还剩一人即刻入府。”

“还剩一人?在何处?”

没料到薛氏会开口出问,孟璃心肝一颤,瞥了眼向她投来示意目光的小厮,心不甘情不愿的挪动脚步上前问安:“孟璃见过大夫人。”

薛氏斜瞥了眼已将头垂到胸前的孟璃,语气平静如波的突然问道:“她们方才祈求我给她们一次机会,你认为我这次机会该给谁好?”

孟璃低垂的面上一片苦涩难言,她万没想到这魏大夫人居然问出这么一句话。

那些可怜兮兮的姑娘们说着给她们一次机会,然而这大夫人却歪曲理解,这么多人中只给一个人机会,真是够无情,够残忍,够冷血!

小心扫了眼众人殷切渴望的双眼,孟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将这选择抛给一个无知胆小的新人,真是够为难人的!

然而,刺史大夫人的命令,小小的新人不敢违抗,只咬牙切齿的腹诽了一句魏大夫人,头也不抬的答了句:“巧嫣姑娘。”

话落,人堆中响起一小片低低的嘈杂之声,那位叫巧嫣的姑娘猛的抬眸,目光惊讶且感激的投向孟璃。

而身侧的魏大夫人,却似有不悦地“哦”了一声,显然对她的选择不是很满意,没有立刻应允巧嫣留下,只是目光平和的落到孟璃身上。

“为何?”

为何?大夫人问为何?这可真是难死她了!

孟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