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孩子的心思非常单纯。

&ep;&ep;杨文修有钱,给她买糖。杨文修哄她疼她,教她读书识字。春狗懒惰不管家事,罗红英小肚鸡肠脾气急躁,杨鑫是缺少父母爱的孩子,杨文修的疼爱让她感到幸福。

&ep;&ep;杨文修闲在家,每天教她写字,教她算术,学习的时光很充实。

&ep;&ep;她非常聪明,学的非常快,很快就学会了背加法口诀。她迅速学会了几百个汉字。

&ep;&ep;真是太聪明了。

&ep;&ep;杨文修说:“你爸爸七岁的时候上二年级,还不会背加法口诀。他不肯学。贪玩没出息,所以长大了只能卖苦力,耕田种地。”

&ep;&ep;杨鑫高兴地说:“我很聪明,我长大以后不会种地,不会卖苦力的。”

&ep;&ep;杨文修说:“对,我们鑫鑫以后长大了要读书,要念大学。要考清华和北大。”

&ep;&ep;杨鑫坐在爷爷膝盖上:“爷爷,清华北大是啥呀?”

&ep;&ep;“清华北大就是大学。读了大学才有出息,才能成材。你奶奶不读书,所以一辈子受苦。你爸妈没读书,所以一辈子也要受苦。你不要学他们,你要好好念书。”

&ep;&ep;他教育杨鑫:“越是女孩子,越要好强,越要好好的念书。只想着嫁个好男人,自己却没本事,就算嫁了人,也会被男方看不起。咱们得自己有出息。路是自己一步步走的,饭是自己一口口挣的。只有自己努力,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ep;&ep;杨鑫说:“我肯定会的。等我进了学校,我就是第一名。”

&ep;&ep;杨文修笑的合不拢嘴说:“第一名好,第一名好,第一名有出息,你要是第一名,爷爷给你交学费。”

&ep;&ep;杨文修给她讲故事。

&ep;&ep;讲狼来了,讲熊外婆,讲抗日英雄王二小。杨文修不愧是教书的,很快讲故事,把杨鑫听的是全神贯注。

&ep;&ep;他一边讲,一边给她唱歌,唱的是那首《王二小放牛郎》。

&ep;&ep;“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ep;&ep;“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ep;&ep;“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ep;&ep;“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ep;&ep;他嗓音很柔和,歌声飘飘荡荡,真好听啊,杨鑫跟着他学唱。

&ep;&ep;“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ep;&ep;“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ep;&ep;她后来,听不懂歌词了,只是跟着杨文修哼哼。

&ep;&ep;这首歌曲子很慢,有点难。

&ep;&ep;唱完,杨鑫摇晃他胳膊:“爷爷,我要听张老三!”

&ep;&ep;她双手合了拍子,摇头晃脑,跟着歌调打起节拍:“张老三,我问你。你给我唱。”

&ep;&ep;杨文修说:“这首歌叫《黄河对唱》。”

&ep;&ep;杨鑫不懂,说:“我不要听黄河对唱,我就要听张老三嘛!你给我唱张老三。”

&ep;&ep;杨文修笑着给她唱。

&ep;&ep;这也是一首抗战的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ep;&ep;“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ep;&ep;“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ep;&ep;他起了个头,杨鑫就奶声奶气接着唱:“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

&ep;&ep;杨文修接道:“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粱和小米。”

&ep;&ep;杨鑫唱:“为什么,到这里,河边流浪受孤凄。”

&ep;&ep;杨文修唱:“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

&ep;&ep;“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

&ep;&ep;“我不会唱了。”杨鑫说。

&ep;&ep;她理解力有限,听不懂后面的词了。

&ep;&ep;杨文修双手笑打着拍子,独自把这首歌唱完。杨鑫在他怀里,和他一起快乐地拍着手,小脑袋偏来偏去。

&ep;&ep;她特别喜欢听人唱歌。

&ep;&ep;杨文修唱一首歌,她要问:“这里面有啥故事?”催杨文修讲故事。杨文修讲个故事,她要问:“这个故事的歌儿呢?”

&ep;&ep;故事和歌儿结合起来,便是她的好奇心所在。

&ep;&ep;除了故事、儿歌,杨文修也常常提起熊碧云。

&ep;&ep;“我不是嫌她丑,也不是嫌她没文化,我是看不起她懦弱无能。”

&ep;&ep;杨文修惆怅说。

&ep;&ep;“人可以穷命但不能穷志,再穷再苦,也不能软弱。”

&ep;&ep;秋天的傍晚,他背着杨鑫,走在通往乡镇的黄土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