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农村真的待不下了。没人愿意待在农村。原来把农民绑在土地上,不允许打工,说这是资本主义,现在中国搞市场经济,农民可以打工了。大家都去城里挣钱。”

&ep;&ep;“农村太穷了。”

&ep;&ep;春狗说:“城里都是大宽马路,高楼大厦。你没在广州中心街上去看,来来去去的全是小汽车、出租车,还有公交车呢!知道啥是公交车吗?人家的公交车又干净又整洁,坐一次一块钱,十分钟就来一趟。特别方便,跟咱们这的小巴客车不一样。咱们这客车它收十块钱二十块钱,一天就只有一趟。要想去县城,就得凌晨四点钟起床收拾,走夜路去搭车。”

&ep;&ep;“简直两个世界。”

&ep;&ep;杨鑫好像在听一场奇幻旅行,整个人都沉迷了。

&ep;&ep;“爸爸,公交车长啥样?”

&ep;&ep;春狗说:“你以后见到了就知道了。”

&ep;&ep;罗红英说:“吃这么大苦,你倒是挣到钱了没有?”

&ep;&ep;春狗说:“挣了一千块,我一分都没乱花。”

&ep;&ep;他此时终于说起钱了。

&ep;&ep;春狗脱下鞋子,从鞋垫子底下拿出皱巴巴,臭烘烘的十二张百圆券。整好一千二。

&ep;&ep;罗红英听他说的吓人,担忧了一场,还以为没钱了,心说只要人活着就好。没想到春狗拿出了一千二。罗红英瞬间心里石头落地,喜笑颜开了。

&ep;&ep;她笑的合不拢嘴,赶紧拽春狗:“钱别揣在身上,咱们赶紧回去数数,找个地方放起来。”

&ep;&ep;春狗说:“有啥可数的,就是十二张。”

&ep;&ep;罗红英说:“回去数数!”

&ep;&ep;把春狗叫回自己屋里,两口子数钱去了。

&ep;&ep;杨鑫跑去卧房,看她爸妈数钱。她爸妈竟然把门从里面反锁了!

&ep;&ep;杨鑫在外面拍门:“妈妈,妈妈,我要看!”

&ep;&ep;里面传出罗红英开心的笑声:“小孩子家看啥看,你妈藏钱你不许看。”

&ep;&ep;杨鑫说:“我就要看嘛!”

&ep;&ep;罗红英不开门。

&ep;&ep;妈妈小气死了。

&ep;&ep;杨鑫回去找爷爷:“爷爷,我想坐公交车。”

&ep;&ep;杨文修倒是很寻常:“谁知道他那钱偷的抢的。你爸人品不行,你别信他的,说不定是他编故事哄人。叫他们放好钱赶紧来吃饭吧,一千块钱,别千遍百遍地数了。”

&ep;&ep;一千块钱,还了债务,还余下些存款。罗红英夫妻得以喘口气。

&ep;&ep;然而春狗这一趟吃了大亏。打工太辛苦了,又危险,他不想再出去了。夫妻二人寻思着,拿这存款做一点小生意。

&ep;&ep;罗红英和春狗出了一趟远门,挑了两担碗回来。瓷器装在框子里,用稻草一层层垫在里面保护着,免得碰撞。一有空闲,罗红英和春狗就挑着胆子,走乡串户换碗。一只碗进价三毛,换一斤谷子,再倒卖,赚两毛钱的差价。

&ep;&ep;一挑子碗卖完,两口子一合计,发现勉强保本。瓷器很容易碎,村民们换碗,都不肯拿好谷子,总是弄些旧谷瘪谷,生了霉的烂谷子给你,根本就卖不上价。你说要拿新谷子换,人家就摆摆手送客:“不要了不要了,赶紧拿走吧拿走。”导致几个月下来,只赚了十几块钱。

&ep;&ep;整天挑着那么沉的瓷器粮食,挨家挨户走,挨家挨户询问,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利润甚薄,春狗夫妻很快放弃了。

&ep;&ep;他们又学人家贩卖小猪。

&ep;&ep;邻乡猪行上的小崽猪价格,比石坝乡便宜个两毛三毛钱。两乡逢集的时间也不同,石坝乡逢三六九,邻乡逢二五八。每到二五八号这天,罗红英夫妻便到邻乡集市赶集,买一对小猪,隔日再拿到本地的猪行出售。一只小猪二十斤,大约赚六块钱。一对小猪就是十二块。

&ep;&ep;倒卖四只小猪,一天就能赚二十多块。

&ep;&ep;这个生意很划算了。

&ep;&ep;一个月下来,他们一共赚了一百多块钱。春狗夫妻十分高兴,以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哪晓得这天,他们刚买进的一对小猪,没等到第二天出售,半夜就死了。

&ep;&ep;两只小猪,一个月赚的钱,全赔进去了。

&ep;&ep;罗红英伤心地吃不下饭。一片希望骤然落了空。两口子吸取教训,再买小猪的时候,看的格外仔细。一定要挑选最精神活泼,看起来最健康的小猪。但是小猪还是经常会死亡,刚赚一点钱很快又赔进去。

&ep;&ep;小猪生意不好做,而且也赚不了大钱。春狗听说人家办养殖场,搞养殖业发了财,便也生出了心思,想当养鸡大王!

&ep;&ep;办一个养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