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丹阳郡主上一世就很少带她和宫里的人来往,几次进宫都是为了拜见贤德皇太后,并不为其他。

&ep;&ep;直到册立太子之后,对她的约束才少了些。

&ep;&ep;阮灵萱看了眼萧闻璟,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须臾,又一言不发就转身离开。

&ep;&ep;这次阮灵萱并没有生气。

&ep;&ep;也许萧闻璟并没有不把她当做朋友,不然刚刚他也不会挡在她的面前。

&ep;&ep;萧燕书追着就要离开的阮灵萱,恋恋不舍地问:“灵萱,我、我们现在能算是朋友了吗?”

&ep;&ep;她虽然一向胆子小,可是看见阮灵萱居然敢当面对抗大皇子,心里十分敬佩,鼓起勇气问阮灵萱。

&ep;&ep;“当然啦!”阮灵萱赶紧点头。

&ep;&ep;若是知道这个“当然啦”换来的是成为七公主的陪读,阮灵萱决计不会答得这么快。

&ep;&ep;七公主生辰第二日,一道口谕就传到了阮府,阮灵萱遭遇了比惹了萧宗玮还大的打击。

&ep;&ep;丹阳郡主派人去打听。

&ep;&ep;原来她们走后,顺天帝亲召七公主考问功课,公主回答流畅,帝心甚悦,遂许一心愿,七公主什么也不缺,就缺一个能说话谈心的朋友,马上举荐阮灵萱做了自己的伴读。

&ep;&ep;“宋讲官学识渊博又博古通今,定能让妹妹受益匪浅。”

&ep;&ep;收到消息就赶过来的阮灵徵不知道阮灵萱心里的苦楚,还在为她高兴,又转头对丹阳郡主贴心道:“二叔母放心,灵徵会在宫里照顾好六妹妹。”

&ep;&ep;圣意已下,丹阳郡主没有办法,只能反复叮嘱阮灵萱在宫里不许任性,要小心谨慎。

&ep;&ep;先帝以武力开国,但也深谙治国要靠文,所以在宫中设置太学,凡朝中重臣的子女皆可入读,阮家的两位嫡子就是在太学就读。

&ep;&ep;而宫中皇子和公主们虽年岁不等,则统一另请大儒教导,每位皇子公主还可以请上两位伴读。

&ep;&ep;一大早顶着泪汪汪的睡眼,阮灵萱熟悉了下日后数年直到萧燕书及笄她都要常来的地方,以及要常遇到的同窗。

&ep;&ep;几位皇子都有各自伴读,都是权臣的子孙,唯有萧闻璟身边空空。

&ep;&ep;“六殿下为何没有伴读?”

&ep;&ep;“之前也是有过的,只是……”萧燕书迟疑了一下,把原本就不大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只是他的伴读都很倒霉,一个摔折了腿,还有一个走夜路脸被木刺挂烂了,他们都说是六哥身体不好,小鬼缠身,靠近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ep;&ep;阮灵萱皱起了眉心:“简直胡说八道。”

&ep;&ep;在临安县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一块,也不见她被小鬼缠上,可见这都是有人将意外恶意栽赃到他身上。

&ep;&ep;萧燕书见阮灵萱这样在意,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她的话。

&ep;&ep;正好这时候大皇子萧宗玮带着两位公子进来。

&ep;&ep;其实在城门的那天包括萧燕书生辰那日,阮灵萱有见过这二人,只是都没有细看,此刻认真一看,发现其中一人不正是险些与她定亲的谢观令。

&ep;&ep;此人长着一副斯文俊雅的外皮,学识不错,家世更是不凡。

&ep;&ep;还出自陈郡谢氏,是当朝皇太后的母族。

&ep;&ep;丹阳郡主起初对他也是极为满意的,要不是阮灵萱撞到他背后是那般看不上自己,当初这门婚事差不多就要定下来了,根本轮不到太子萧闻璟。

&ep;&ep;萧宗玮看见阮灵萱,冷嗤一声。

&ep;&ep;反倒是谢观令脚一抬,直接朝着阮灵萱走过来。

&ep;&ep;“阮六姑娘,好久不见。”

&ep;&ep;阮灵萱莫名其妙。

&ep;&ep;谢观令对她弯唇一笑,又神秘兮兮地走了。

&ep;&ep;萧燕书忍不住道:“谢观令跟人说了好几次你长得好看,我猜他不安好心!你可要提防着些……”

&ep;&ep;“……”

&ep;&ep;这么说起来,他当初既然那么看不上她,却还是首肯了婚事,全因她长得还行?

&ep;&ep;肤浅!

&ep;&ep;阮灵萱气愤得轻锤了一下几案,余光却不小心瞥见隔着几张桌的萧闻璟。

&ep;&ep;他捧着书,目光直视前方,那张轮廓还不分明的脸像个玉雪堆塑的仙童般,引人注视。

&ep;&ep;“殿下?”谨言把书放置好后,忍不住提醒他回神,“谢公子是有什么不妥么?”

&ep;&ep;从他走向阮六小姐起,殿下就一直盯着人家看,这般专注,都让人以为这位谢公子脸上是不是印了字。

&ep;&ep;萧闻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