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怀师姐这一剑下去,我怎么向师父交代啊!

&ep;&ep;他心神恍惚,满脑子都是扛着凉透的舒遥回去后,自己的悲惨下场。

&ep;&ep;下跪抄经,倒立练剑。

&ep;&ep;这所有的浩荡声势,不过是怀霜涧剑下散逸而出的余波。

&ep;&ep;因她的剑意属寒,且寒得极纯粹,一朝出剑,自然有霜花如雨,冰雪相随。

&ep;&ep;舒遥眼中露出一抹赞赏。

&ep;&ep;他慢悠悠道:“好剑。”

&ep;&ep;怀霜涧这一剑不留余力。

&ep;&ep;显然是已经领悟到天地间自然真谛,方得如此造化,自然是好剑。

&ep;&ep;大哥你倒是出剑啊!愣在那里是等着挨打吗?

&ep;&ep;少年们崩溃想着。

&ep;&ep;这时候他们再如何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倒是像极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那群太监。

&ep;&ep;少年的思绪转动,舒遥的两字出口之间,换得怀霜涧的剑锋到面门。

&ep;&ep;她神情如她的剑一样平,一样静,如她往常无数次打斗一般,既无杂念,也不留余力。

&ep;&ep;怀霜涧无所谓她的对手是怎样的剑,怎样的人。

&ep;&ep;她只做到她自己的最好。

&ep;&ep;这时候舒遥的剑才起。

&ep;&ep;寒声寂影平平前指递出,舒遥话音落下:“江河借我一剑。”

&ep;&ep;舒遥确实只剩下炼气期的修为,倘若用经脉中那点枯竭到可怜的灵力去接怀霜涧的剑,只怕要提早下去,在阎王面前和让雪天叙叙旧。

&ep;&ep;但他的剑还在。

&ep;&ep;剑意为凭,引动天地之势。

&ep;&ep;人修到极处,口出成章。

&ep;&ep;剑修到极出,剑出——

&ep;&ep;天地借剑。

&ep;&ep;少年们听到奔流在玄山九峰下的江流发出隆隆声。

&ep;&ep;似是在响应舒遥轻飘飘的几个字。

&ep;&ep;他们在舒遥剑尖仿佛见到一整条大江,恢弘到整座论道台都淹没在它无尽大口之下,看不见来源,望不尽尽头——

&ep;&ep;连他们一瞬间都有置身水底的窒息之感。

&ep;&ep;下一刻滞涩散去,一整条大江又重新化成了一把剑。

&ep;&ep;那把剑流光溢彩,精美如可供细细玩赏的装饰物件。

&ep;&ep;剑气长江。

&ep;&ep;舒遥收剑下台。

&ep;&ep;胜负已定。

&ep;&ep;他下台时因脱力过度足下一软,幸好怀中明珠及时给他输来灵力,舒缓如潺潺溪流,才让舒遥好受了些许。

&ep;&ep;灵力及时如在三九寒冬里灌下的一碗热姜汤,熨贴热乎得让舒遥的心随明珠滚了一滚。

&ep;&ep;确认了。

&ep;&ep;舒遥坐实心中的猜想。

&ep;&ep;要说这颗珠子上没有卫珩的手笔,不如他的贪狼使之位早早换个人坐,以免有辱自己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