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自那以后,南辞有些日子没有踏足长公主府了。

&ep;&ep;楚绾烟坐在铜镜前,秋墨手执木梳替她梳妆。

&ep;&ep;秋墨心细,这等需要耐心的事儿夏书就做不来,她拿出一盒子首饰出来,笑眯眯问:“这是楚国祥云阁每月送来的新首饰,殿下瞧瞧今日戴哪几样?”

&ep;&ep;楚绾烟随意挑出一只镶满细碎宝石的金丝步摇,“算他们有心了,就这只吧。”

&ep;&ep;夏书替她插在发间,退后一步,看着铜镜里的美人儿,轻笑道:“殿下真是戴什么都好看。”

&ep;&ep;闻言,楚绾烟懒懒地抬头望向镜中,她看了一会儿,突然自夸道:“还真是倾国倾城。”

&ep;&ep;夏书秋墨捂嘴偷笑。

&ep;&ep;哪有这么自个夸自个的啊。

&ep;&ep;她们家殿下还真不是一般人。

&ep;&ep;单手支头,垂眸看着左手指甲上的蔻丹,她问道:“国师还是没来?”

&ep;&ep;秋墨点头,但又怕她不开心,“许是有事耽搁了,奴婢听说过些时日就是梁国开国百年的庆典,国师大人位高权重,少不了需要他操办的事呢。”

&ep;&ep;“开国庆典?”楚绾烟蹙眉。

&ep;&ep;她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ep;&ep;夏书给她端上来一杯参茶,解释道:“您前些日子不是着凉了吗?宫里的大公公前来送帖子的时候您睡着了,奴婢们便没有惊动您。”

&ep;&ep;原来是这么回事。

&ep;&ep;她捧着温热的参茶,目光悠远落在窗外的雪景上。

&ep;&ep;“楚国可有派使臣来?”

&ep;&ep;见她要起身,秋墨连忙扶着,夏书拿来一件新做的白狐裘给她披上。

&ep;&ep;“楚国派来的是丞相,现如今那丞相大人在梁国皇宫觐见梁帝呢。”夏书说这话时还是忿忿不平,若不是那黑心肝的丞相,殿下如今也用不着受这么多罪。

&ep;&ep;听说来的是言亦卿,楚绾烟还是有些讶异的。

&ep;&ep;她正觉得这几日待在府中甚是无趣,现在乐趣来了,她得去逗逗。

&ep;&ep;着人伺候更衣,身穿红色宫装的她更显雍容华贵,外面再披一件白色的狐裘披风,她昂首挺胸地去了皇宫。

&ep;&ep;言亦卿坐在下方,举杯道:“多谢陛下设宴款待,臣受宠若惊。”

&ep;&ep;梁帝抬手,笑道:“丞相不远万里从楚国赶来贺我梁国庆典,朕十分开怀,梁楚两国自从上次停战后,已交好十年有余,朕惟愿两国邦交日益深厚,世代修好。”

&ep;&ep;言亦卿唇角笑意不减。

&ep;&ep;“陛下仁心圣德,定会如愿的。”

&ep;&ep;避而不谈,只是奉承他。

&ep;&ep;老狐狸。

&ep;&ep;梁帝心想。

&ep;&ep;侍从附在耳边低语几句,慕寒温润的眼眸蕴着笑意。

&ep;&ep;他望着上方的梁帝,禀道:“陛下,长公主殿下在殿外候着呢。”

&ep;&ep;楚无忌?她怎么来了?

&ep;&ep;梁帝挑眉看了眼下方沉着的言亦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宣。”

&ep;&ep;楚绾烟在婢女的搀扶下缓缓从外走来,见到梁帝,她先是行礼,然后道:“无忌听闻楚国来人了,思乡心切,未经传唤擅自入宫,还请陛下莫怪。”

&ep;&ep;“长公主言重了。”梁帝哈哈大笑,“来人,为长公主赐座。”

&ep;&ep;他一吩咐,立马就有太监安排好,在落座时,言亦卿起身朝她行礼。

&ep;&ep;楚绾烟轻轻点头。

&ep;&ep;言亦卿献上了从楚国带来的贺礼,红色的绸布下面是一个金星紫檀做成的木盒,木盒打开,里面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

&ep;&ep;梁帝也不是没见过夜明珠,但最大也比这个小了一半。

&ep;&ep;楚绾烟见这颗夜明珠甚是眼熟,瞧仔细了才发现这不就是在国库里头堆灰的那颗吗?

&ep;&ep;而且那颗夜明珠是吴国灭国时,大军在吴国宫殿里搜寻到的。

&ep;&ep;她小时候经常拿着滚着玩,父皇看她喜欢就想赐给她,后来大公公说出这玩意的来历后,父皇怕她沾染晦气,但又舍不扔,毕竟这东西着实罕见,直接丢国库角落了。

&ep;&ep;现在言亦卿拿这件东西当贺礼,是不是别有深意自然不用明说。

&ep;&ep;只是像这么阴损的招,她那皇弟是断然想不出来的,一看就是这位笑面虎的杰作。

&ep;&ep;他言亦卿就是有这种能耐,不动声色戏弄了你,还能让你满心欢喜。

&ep;&ep;依照他今天这番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