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活该!

&ep;&ep;偏过头,李睦有些心虚地抱怨了一句。在她的印象当中,周瑜是为东吴奠基的将帅,是运筹帷幄,指挥兵马,坐镇大军后方的带兵大将,怎么会在对敌时冲锋于前,简直就像不要命的毛头小子一样!

&ep;&ep;少女老成地叹了口气,又摇摇头。抱怨归抱怨,她还是仔细地摸了摸周瑜的额头,又对照着自己的脉搏速度数了他的心跳,见他并未发烧,也没有心跳加剧的迹象,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些。

&ep;&ep;虽然被周瑜打晕,又像杂物一样被帮着扔上车运走,最后还险些被他扔到乱军之中,但李睦心里却也清楚若非是她的缘故,周瑜估计也不会这么匆匆就离开寿春,那此番他们遇袭纵然有袁术和孙策的纷争在其中,多半也和她脱不了关系。

&ep;&ep;至于那一箭来时,周瑜因她而未能完全避开,李睦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就算她知道了,多半也不会因此而愧疚——她都要被扔下马了,不挣扎一把,难道等死么?

&ep;&ep;只是看着依旧人事不省的周瑜,心里终究还是有些忐忑。若是他们等不来救兵,亦或是昨夜的敌军在周瑜的人马赶来之前找到他们……

&ep;&ep;整整一夜神经紧绷,李睦一时还难以放松下来。她靠树坐下,有心闭上眼睡一下,思绪却是纷乱繁杂地片刻不停。

&ep;&ep;目光扫过地上的长刀,又突然想到昨夜自己仿佛失控一般的动作。拔刀,悬腕,抖刀花,每一个动作此时想起来都像电影回放一般清晰。可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记忆里却是明明白白一点印象也没有。

&ep;&ep;李睦一面回想着当时的情形,一面尝试着转了一下手腕,企图情景再现。却像抽风一般,半点也做不出昨夜那种行云流水。

&ep;&ep;一缕阳光照下,她的手指上还沾着血污,一双手掌掌心柔软,而右手食指外侧和拇指内侧的肌肤却有些粗糙,指节处还有数道细细的伤痕。

&ep;&ep;李睦最初发现这些痕迹时还以为这是出身穷苦的女孩儿家劳作时手上留下的,并没有多想。而现在再想来,似乎又不全是如此。

&ep;&ep;她怔怔地看着自己的一双手出神,时不时地比划两下,旋即又摇摇头,无论如何,怎么也找不回当时那利落迅捷,又仿佛是身体本能反应一样的感觉了。

&ep;&ep;便在这时候,李睦突然想起来——刚才量周瑜的腿长时,她为什么要用手?

&ep;&ep;就地取材,随便找根树枝不就行了么?

&ep;&ep;想到这一点,不自觉地脑补了一下方才她手掌贴在他腿侧时的情形,猛地脸一红,连连甩手——这画面……

&ep;&ep;☆、第六章

&ep;&ep;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传来。由远及近,来得极快。

&ep;&ep;李睦心中一凛,骤然站起身来,抢上几步,提刀在手。

&ep;&ep;率先进入视线的,是害李睦摔得筋骨欲裂的那匹高头大马。然而李睦还来不及感叹一句良马认主,就看到了一大片烟尘就跟在马屁股后头直冲云霄,转眼间便盖过山林里薄薄的晨雾,将白马的影子笼入了一阵灰蒙蒙的烟雾之中。

&ep;&ep;作为一个生在和平年代,长在现代社会的人而言,李睦对于乱世的概念极为模糊。但这却不妨碍她知道在这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孤身一人出门无异于找死。这也是为何她不惜冒险盗取传国玉玺,换取登上周瑜这条顺风船的船票,才敢逃离寿春,脱离袁术的原因。

&ep;&ep;然而昨夜的血腥实在是太过震慑心神,再加上她忙着处理周瑜的箭伤,这才直到看见烟尘才恍然察觉到头来她居然还是落得个“孤身”的境地!

&ep;&ep;倘若周瑜不曾受伤,或许他二人还能在这盗贼四起的世道里摸着回到江东。可现在……

&ep;&ep;“周瑜……周公瑾你醒醒……周郎……公瑾……”李睦心里焦急,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纷乱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声势愈响,大地微震,她只能推推周瑜的肩膀,凑到他耳边胡乱地叫他。

&ep;&ep;似是听到她的声音,周瑜睁开眼睛,一双幽黑的眸子定定地盯着李睦看了一眼,也不知他认没认出她,转而又闭上眼沉沉睡去。

&ep;&ep;浑身是血的白马已经奔到李睦身边,焦躁不安地喷着响鼻,来回踱步,倒也不认生。她起身搂住马脖子拍了拍,望着空荡荡的马背狠狠咬了咬牙,最终返身拾起地上的佩刀,紧紧握在手里,刀尖拄地,抬眼看着一列马队挟着滚滚烟尘将他们两人一马团团围住。

&ep;&ep;“大哥说得没错,这里果然有人,还有一个活的!”马蹄嘶鸣声中,一个粗粝得仿似破锣一般的声音匡匡而响,随着他的话音,数十个声音好像附和一般一同高喊起来。只是这些人喊得内容各不相同,乱糟糟地混在在一起,伴随着闹哄哄的嬉笑,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