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岚青把银子递过去,笑着摇摇头。

&ep;&ep;倒是挺能吃。

&ep;&ep;?

&ep;&ep;林音因着那句「不错」,气了好些日子,衣裳自然是没再做,还是叶榛请了师傅来家里量身,才定下了笄礼的冠服。

&ep;&ep;父亲这趟宿州的差办得有些久,迟迟未归。林音心里发慌,万一岚青瞧上了苏意如可如何是好!

&ep;&ep;晚间用饭食的时候,叶榛看着女儿提起瓷匙又放下,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提了一句,“明日,你陪母亲去相国寺进香。”

&ep;&ep;“嗯?”

&ep;&ep;林音诧异,叶榛怕暑热,一到夏日便不爱出门,怎地突然要去相国寺进香?

&ep;&ep;叶榛交待了半夏去收拾行装,才回身同女儿讲,“母亲明日约了薛家夫人,去相国寺为你相看。”

&ep;&ep;“薛家?”林音眨眨眼,“可是翰林学士薛家?”

&ep;&ep;“自然,这满上京哪里还有第二个薛家。”

&ep;&ep;叶榛说得兴致勃勃,“母亲听闻薛家二郎才情卓绝,尤善吹笛,年纪轻轻便中了探花郎。”

&ep;&ep;叶榛说着,自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想着前些日子回绝了韩相爷家的幺子,还义正辞严讲说相府门楣太高,结果转头却又想和翰林学士薛家结亲。

&ep;&ep;罢了,谁让韩家幺子个头矮了许多呢?

&ep;&ep;叶榛瞧着女儿似没多大兴致,便又夸了一句,“薛二郎相貌绝佳,人称上京第一美男子。”

&ep;&ep;林音拨开茶盖,饮了口茶,“母亲,你怎能只看皮相呢?”

&ep;&ep;上一世母亲带她相看了颇多人家,最后都没瞧上。这薛家二郎似也在此列中,没瞧上的源头好似是薛家夫人自视甚高,言语颇不讨喜,母亲生怕婚后婆婆难处,便将这门婚事推了。

&ep;&ep;薛家二郎?

&ep;&ep;林音猛地坐起,这不是司鸾儿的夫婿么!

&ep;&ep;“怎地了?”叶榛琢磨着女儿的意思,“音儿迫不及待,想去瞧瞧薛家二郎?”

&ep;&ep;“呃……”

&ep;&ep;“母亲,女儿能带着鸾儿同去么?”

&ep;&ep;“这怎行?薛家夫人仅带了自家二郎,我却带两个丫头前往,这传出去,京中官眷又要笑为娘不知礼数了。”

&ep;&ep;林音只得又坐下去,罢了,左右是没有瞧上,便只当去进香吧,都说相国寺灵验得很,她要去佛祖面前好生参拜,求得岚青识得她的美貌,快些对她动心。

&ep;&ep;次日一大早,半夏扯了林音起来梳妆,天尚未亮便坐进了马车里。

&ep;&ep;马车极为宽敞阴凉,林音扯了薄被,昏昏欲睡,叶榛将她拽起,“母亲平日里教你的规矩呢?你这般睡过去,待到了相国寺,发髻散了可如何是好?”

&ep;&ep;林音强撑着坐了一会儿,咕哝一声又睡了过去。睡去之前还在想,上一世她为何那般规矩,整日坐得笔挺,丝毫不嫌累吗?

&ep;&ep;做那么直做甚,好好睡一觉不好么?

&ep;&ep;叶榛见叫不醒她,气得叹口气,但也不忍将女儿推醒,只得在她腰后塞了个软枕。

&ep;&ep;到了相国寺,梳好的发髻果然松散了,半夏为林音重新理了发髻,念着相国寺来往的香客众多,又拿了帷帽同她戴上。

&ep;&ep;这相国寺香火鼎盛,香客众多,在此偶遇最是寻常,京中官眷也多得是借着上香的名义来为儿女相看。

&ep;&ep;日头毒辣,寺庙虽在京郊,古树盘桓,算得上是处避暑之地,但一路拾级而上,又带着帷帽,林音已是香汗淋漓。

&ep;&ep;半夏同她咬耳朵,“姑娘,奴婢听闻薛家二郎一曲《乌江吟》名动上京,是上京许多闺秀的梦中情郎呢,姑娘若真和薛二少爷成了一对儿,必定琴瑟和鸣,好不美满。不比那不解风情的兵鲁子强许多?”

&ep;&ep;“你小些声,别让母亲听到了,岚青的事你可不准同母亲说。再则,甚么兵鲁子,那可是你未来姑爷。”

&ep;&ep;姑娘为何变得这般不知羞。

&ep;&ep;半夏看了眼燥热的太阳,艰难地咽了咽口水。

&ep;&ep;前方终是到了大殿。

&ep;&ep;薛夫人方氏已然在金殿进香了。

&ep;&ep;叶榛被小沙弥领进去,带着林音在方氏身旁跪下,方氏只偏头看了一眼,道,“威远侯府与我薛府相隔不远,怎得来迟了这般久?”

&ep;&ep;朝中这些年原本就重文轻武,翰林学士又是宰执之才,儿子年纪轻轻便中了探花,方氏自然傲慢得很。

&ep;&ep;原本瞧上这威远侯府的姑娘,便是听闻这姑娘谦谨守礼,且陪嫁颇多,这才同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