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虽然不知道听谁的好,但对“老头”这个名词概念上倒是没有什么歧义,于是一张张带有老头的纸堆到了孔融面前,或仙风道骨、或贼眉鼠眼。孔融带上了平日里显示学问专用的平镜,开始一张张的仔细分辨,曹操举着烛台立在后面被指使得转来转去。 “曹丞相,往左一点、往右移一点、再举高一点……劳您驾,把肚子收一收,控制一下,别挡住光线。” 当孔融第八次摘下眼镜揉眼睛而曹操换了四次蜡烛后,孔融终于激动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跳了起来,指向图中的一个猥琐老头说:“这张就是,就是他,和今天立在皇帝身后的人一模一样,我是不会记错的。”曹操当时正打着呵欠睡眼惺忪,被孔融吓了一大跳,手中的烛台一下没有拿稳,一根蜡烛摇摇晃晃的从空中坠落,正掉在那副图的题跋上,早有下人手忙脚乱的过去救火,但还是烧出了一个大洞。现在,只能看出那个老头是和一个身着龙袍的人站在一起,老头眉飞色舞的好似在讲着些什么,皇帝在一旁认真的聆听。至于画上的两个人具体是谁,已经无从知晓了。 曹操连忙道歉,孔融连忙说无妨,又说天色已晚丞相大人是不是要在寒舍用饭?今天我家包饺子。曹操说不叨扰不叨扰我家昨天还有剩饭没有吃完。在主人的殷切挽留和客人的坚决告辞之下,二人携手出了大门又依依惜别互道珍重,谁都没有就那副画再发表一个字的意见。 曹操冷笑,就算是你家的藏画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我用计给烧了,现在,只有我知道那个皇帝是汉武帝,有了这条线索,再慢慢查就是了。暗杀个太医还可以,要是暗杀这个天下人望的孔门继承人的话,代价恐怕也不是我所能承受的。 孔融冷笑,你以为我看不出你是故意烧的吗?别忘了这可是我家的收藏!就算烧了又能怎么样?“来人,把这幅画的副本找出来。” 相府,曹操突然心血来潮打算考考儿子们的学问,把儿子们都叫了过来。当时曹操的长子曹昂已经在征张绣时战死,原配一生气回了娘家,曹操亲自去接了几次也没接回来,不得已很诚恳的告诉岳父说您老把她改嫁了吧,岳父大人当然不敢让女儿改嫁,就算他敢嫁估计也没人敢娶……这个有点扯远了。目前曹操膝下五子,前四个都是卞夫人所生,只有最小的曹冲是环夫人生的。现在已经到了四个,只有曹熊卧病在床,说是来不了了。 刚满月的曹冲在母亲怀里向曹操伸出了胖胖的小手,想要父亲抱抱,曹操抱过孩子心想这个环夫人也太不懂事了,说得很清楚是考孩子们的学问,你抱个刚满月的小娃娃来凑什么热闹?但来都来了,也不好将她赶走,那就一起听听吧。 “为父问你们,汉武帝时,朝中可有一个臣子年纪比较大,长相极其猥琐,而且……和武皇帝好似很亲近的样子?” 曹丕凝神苦思,曹植轻摇折扇口中喃喃有词,曹彰则是张大了嘴站在那里看样子一点思路都没有,对这个题目应该还没有曹冲的把握大。曹操将怀中的幼子交还给了他的母亲,“环夫人,你先抱曹冲下去吧。彰儿,你也别在这里发呆浪费时间了,还是回去举石狮子玩吧。小心点,别砸了脚。” 孔融拿起画像副本,目光落在左下角的题跋上。沉吟良久,嘴角渐渐咧开,面上露出一丝苦笑。 相府,建安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三曹父子鞭辟入里的讨论分析,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盏茶时分,三个人也同时露出了有些古怪的笑容。 “东方朔。”孔融喃喃自语。 “东方朔。”三曹父子异口同声。 东方朔,太史公把他放到了滑稽列传里面,显然心里是将他当作一个弄臣的。不过有资格上史记的花名册并能单独成传之人,又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朝野民间,广泛认为东方朔是天上的神仙,关于他的传说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据《列仙传》所载,东方朔临死之前对同僚说:“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大伍公耳。”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来大伍公问东方朔究竟是什么人,大伍公说不知道。武帝接着问:“公何所能”大伍说:“颇善星历。”武帝又问:“诸星具在度否”大伍公回答:“诸星皆在,独不见岁星四十年,今复见矣。”武帝仰天长叹道:“东方朔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为岁星。” 无论三曹父子还是孔门传人,都足够渊博,知道这个典故。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秉承了先人“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精神,对天文星象这些旁门左道一向是没什么研究的。他若有所思的掩上了案上的画卷,让人去请钦天监的一把手过来。 曹操是丞相之尊,能让他人代劳的事情自然从不亲自去做。他表扬了一下两个儿子最近学问上的进步,并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自满,然后派人去让钦天监的一把手过来。 孔融指着窗外漆黑的天空、深邃的宇宙问:“大人,可能看见岁星?” “看不见。”钦天监老大如实作答。 曹操指着窗外广袤的苍穹、辽阔的太空问:“大人,可能看见岁星?” “看不见。”钦天监老大如实作答。 “今天这是怎么了?平时三五个月都没有事不用出门一次的,今天大半夜的先是去了孔府又是去了相府,还都没什么正经事情。”小跟班喋喋不休的抱怨着。“大人,雨天路滑,您小心一点。” 会喷火的皇帝身边又多了一个东方朔,将局面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了。好在这件事目前只有我自己知道,从swot分析的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