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随着一场狂风暴雨,突然时间排得很紧张。

&ep;&ep;第二天中午,许南凯突然说要开车带许之圳去见导演。许之圳还躺在床上玩手机,被吓得赶紧下床换衣服。

&ep;&ep;导演姓陈,叫陈松安,是内陆人,一直在香港发展,娶了个香港老婆,就在香港安家立业。这两年内陆影业发展迅猛,他也趁势进军,去年上映的一部商业片效果很不错,他的身价也跟着提了不少。

&ep;&ep;路上,许南凯简单和许之圳说了下本子的梗概。

&ep;&ep;是个老编剧的本子,资方递的,算是爱国大片,初步定在明年国庆档。讲起来陈松安的成功也不容易,在香港打拼本来就辛苦,最早从拍和广告片做起,到后面被人赏识认了师傅在后面学着做,再去电影学院进修,挂名做副导演,一点点走到后面能拍摄电视剧电影。

&ep;&ep;“他的风格糅合了港风和内地的新风气,老港风这几年还是不行了,需要新的东西提出来。他做得就不错,去年的《风月之路》你看了吗?本子不算特别好,但是手法不错,他拿奖也是注定的。”许南凯有点感慨,“我们当年的老同志们,还是一个个闯了出来,或早或晚,能出人头地就很好了,也算是没白费了这么多年的打拼。”

&ep;&ep;雨滴唰啦啦打在车窗上,形成密集的雨帘,外面周遭都模糊不清,车来车往人流混乱。许之圳专注看着外面,只说,“这个题材挺好的,只不过是严肃题材,很难太轻松。”

&ep;&ep;“对,把握这个度就是关键。不过票房基本不用担心,明年七十周年,国庆档的片子都不会太差。”

&ep;&ep;陈松安在上海要呆很久,租了一间房子。老朋友见面,许南凯直接去的就是他家。

&ep;&ep;————————

&ep;&ep;“陈叔叔好,我是许之圳。”

&ep;&ep;陈松安意外的年轻,看不出是将近五十的年龄,口音里带了点港普的味道,笑着解释是被老婆孩子带的。

&ep;&ep;“明明是老北京人,结果说话出来是港普,真是愧对父母啊。“

&ep;&ep;许南凯和陈松安叙了叙旧,很快就进入正题。

&ep;&ep;“这个角色呢,戏份不是很重,但在我们这个电影本子里作用挺强的。当时定好的演员爽约了,跑去拍一个网剧去了,说是男一。人家背后有人,资方答应让我再随便找人,可我看了几十个,都不怎么满意,江湖气太重了。寻思着找个电影学院去看看吧,刚和老许说了,他说他有个儿子就是电影学院大一的,十一要过来。正好巧,要是适合能用,我也高兴。”

&ep;&ep;陈松安泡了壶茶,乐呵呵先说了好一会,然后让许之圳站起来走了几步,看了形体身高和气质,都还不错。

&ep;&ep;许之圳是第一次接触剧组试戏,懵懂又茫然,面上又不能流露出慌忙,故作镇定站在那里,听着陈松安吩咐。许南凯只管人带来了,其他的就看自己努力了,拿着茶杯低头吹着,安稳得很。

&ep;&ep;“剧本在那,你看看。试戏就选第四幕,准备好了这里演就可以了。”

&ep;&ep;许之圳拿过薄薄几张纸,第一张是人物小传,后面几张是戏份节选,是他所饰演的少年傅卜的所有戏份。

&ep;&ep;电影暂定名《大光门》,讲述民国时期往后少年胡华的成长历程。他生在民国世家,辗转国外留学归来,不算个多正经的人,顽皮也有点小叛逆,学的艺术,在老京城屡次发生□□后,加之好友引导,他投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献力。

&ep;&ep;傅卜就是胡华的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英留学,一起回国报效祖国,最后惨死在敌军枪下。

&ep;&ep;陈松安没有和他说其他演员是谁,但许之圳隐约看出来这部电影的投资不小,又野心勃勃定在明年国庆上映,其心昭昭。他捏着剧本单子,边一目十行过了遍台词,却忍不住想了下:我这么个大一学生,一出来就演这种片子真的好吗?他这算是……靠关系入组?

&ep;&ep;他也只是想了想,看完本子后思考了会角色性格,根据小传建立了自己心中的傅卜形象后,又花了半刻背台词入戏,客厅那边谈笑声一直不绝,许之圳刻意不去听,走位试了戏后觉得差不多了,走过去跟陈松安说,“陈导,我准备好了。”

&ep;&ep;陈松安脸上还挂着笑,扭过头跟他说,“那好,就在这里表演吧。”

&ep;&ep;许之圳站定,看着面前的陈松安和许南凯,有一瞬间的紧张,也有点父亲在面前的羞耻,但很快抛之脑后,他深吸一口气,鞠躬后抬起头,脸上换了神色。

&ep;&ep;他没有经历过剧组试镜,不清楚具体流程,但多少被三三两两传闻影响了解一点。没人陪他试戏,没有场景,没有戏服,那和他平时表演课的自己练习有什么区别?顶多是少了个谢北和他对戏,其他的也没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