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萤这次没有再坐公交车了,而是坐的出租车,她害怕自己再一次认错地方。

约莫二十分钟,出租车司机就跟她说到了。她下了车,远远地就看到了悬在视平线上方的“木合”二字,与之前她看见的木合有着天渊之别。之前的木合像是一件艺术品,而眼前的木合坐落在中规中矩的写字楼中,多了一分严肃正经,少了一分与众不同。

流萤定定神,往旋转玻璃大门走去,刚进大门就被一位等候在门口脖子上挂着吊牌化着淡妆的人给挡住了去路。

“请问是顾流萤小姐吗?”她笑着问道。

流萤点头,回应道:“是。”

“陆总在办公室等您,请跟我来。”

流萤猜出了她的身份,又点点头,说道:“好的。”

流萤出了电梯跟着她一路走一路在想事情以至于错失了周围人投来的好奇与探求的目光。她在想着陆蘅似乎不像夏米豆口中说的那么不近人情,至少在今天和他见面之前,他给她的感觉一直是一种春风风人之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和煦。他在待人接物上都替别人考虑得很周,就好像他安排这个人在楼下等她一样,如果她独自一个人不知道要费多大周章,才能清楚地知道他的办公室在何处。

兜兜转转不知道多少个回廊,流萤终于看到眼前的人停下了脚步,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陆总在里面等您。”

“谢谢。”流萤对她说完之后就径直走进了早已打开的玻璃门。

陆蘅的办公室和沈又夏的办公室几乎是一样的简洁风,不过陆蘅的办公室里摆放了很多建筑模型。流萤进去的时候,陆蘅正在打电话,他冲流萤笑了笑,示意她坐。流萤也回应一浅笑,随后拉开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了下来。

陆蘅挂了电话就对流萤说道:“对不起,实在抽不开身,所以只能约你来我的办公室了。”

“没关系。”流萤说道。

“要不要喝点什么?”陆蘅又问道。

流萤摇摇头谢绝说道:“不用了,谢谢。”

“那好吧。”陆蘅起身打开身后的文件柜,从文件柜里拿出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然后打开电脑里的设计图,换了一个方向递给流萤,“那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流萤接过陆蘅递过来的笔记本电脑,看着电脑上的设计图,试图找到陆蘅所说的问题。

“顾小姐,我对你的设计很好奇,尤其是这个屋顶的农田,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陆蘅直视流萤,微笑地问道。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做设计要人性化,要以人为本,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流萤顿了顿,接着说道,“陆先生应该知道我是孤儿,作为一个在孤儿院生活了十年的孤儿,我想我比大多数人都明白孤儿院最真实的生活,也明白孤儿院里的孩子们真正需要些什么。如你所看见的这栋副楼的设计图,我首先想到的是它能满足一个孤儿对生活的所有幻想,能让他们感受到童年是天真快乐的,而不是压抑痛苦的。归叶院背靠雾山,院落后古木参天,而地势也随着雾山的地势起伏不断。副楼所处的位置刚好是低洼处,如果填平这处低洼人力物力消耗会很大,所以我为整栋楼设计了一个架空层。雾山原本潮湿,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潮湿,另外,架空层下面我设计了一个公共活动场所,这样在下雨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只能待在室内发呆,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安装一些教具或是娱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环境。由于副楼整体的采光度不是特别高,所以我将以往二楼阅览室和四楼的兴趣教室对调了一下,将阅览室窗户改成了落地式窗户以增加采光,也在整栋建筑体上交错地运用了一些看台来增加整体的采光,看台也可以用作公共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可以在清晨的时候就感觉得到阳光沐浴在身上的感觉,而不是总是在一个封闭的黑压压的房间里待上一日。至于你问到的农田,可以用来种菜自给自足,孩子们可以自己种些蔬菜,锻炼也好学会照顾也罢,这样总是可以换换平日里粥里的青菜,不至于十多天甚至一个月吃一种青菜。整栋楼我采用了无障碍设计,孤儿院很多孩子都是在某一些方面有缺陷的,楼道、卫生间、还有看台都……”

陆蘅仔细地聆听着流萤对她设计图的阐述,他为他今天费尽心思和流萤见上一面而追悔莫及,他令她又回忆起了一塌糊涂的过往。

陆蘅在归叶院待过几天,说真的,他实在害怕那地方,要不是当年一股年少的自尊心支撑着他,他一定会逃离那个地方。那时候的归叶院和现在差不多,外观看起来像一座普通的学院,但大门紧锁,院里也空无一人,安静得可怕。生活的主楼区每一层楼都有一道铁门,牢不可破地锁着。整个归叶院有三十多个孩子,但真正健康正常的只有沈又夏一人,那个和他兄弟相称的石头也是双腿残疾的,就连当时的流萤也带着一种病态。健康正常的一般一周到半月都会被领养走,剩下的都是有毛病的,只有他们三个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当陆蘅第一次在教室里看见那些翻着白眼流着口水的脑瘫患儿以及那些智力低下睁着眼睛一声不吭躺在那里的时候,一股凉意从他背脊攀上后脑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